-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丽山路
- 邮箱:
- 81672327@qq.com
- 电话:
- 0755-83766261
- Q Q:
- 81672327
2017年10月,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北京实验室在日常检测中发现一颗天然钻石与大厚度CVD合成钻石为一体的再生钻石。
该颗再生钻石重量为0.0237g(0.11ct),标准圆钻形切工。经DiamondView观察发现有上下分层现象(如图1)。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方法及分部位检测,确认亭部的下半部分为天然钻石,而上半部分为CVD合成钻石,厚度较大(测算厚度约达740微米),两部分之间未见任何拼合痕迹(如图2)。
图1。用DiamondView观测的荧光图像,红色荧光部分为CVD合成钻石,蓝色荧光部分为天然钻石。图1。用DiamondView观测的荧光图像,红色荧光部分为CVD合成钻石,蓝色荧光部分为天然钻石。
图2。超景深高倍显微镜下,未见任何拼合痕迹。
因此,NGTC实验室判定:这是以天然钻石为基底,在其上用气相沉积法(简称CVD)直接生长合成钻石,从而得到一个具整体外观的样品。根据国家标准GB/T16552-2017《珠宝玉石名称》中的定名规则,该样品定名为再生钻石或合成钻石。这是国内检测机构首次发现这类商品。
“再生钻石”CVD层厚度达740微米
使用CVD法在天然钻石表面生长合成钻石层,这种技术应用并不罕见,之前多为天然钻石表面生长极薄的CVD合成钻石层,对钻石的重量与大小基本无影响。本次NGTC发现的该颗样品,CVD层厚度约达740微米,占到该样品整体高度的约近1/3至1/2,珠宝仪器,明显地提高了钻石的重量与尺寸,是真正意义上钻石的合成再生长。因此定义为再生钻石或合成钻石。
此前国外珠宝检测机构曾报导发现的再生钻石,CVD合成部分最大层厚度约80微米。本次NGTC发现的该颗再生钻石合成再生长层约达740微米,珠宝仪器,远远超过前者,是已知CVD合成再生部分厚度最大者。
再生钻石更加“隐秘”钻石排查更需加强
该类再生钻石是天然钻石之上的再生合成钻石,同时具有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的信息,天然钻石的信息很可能给合成钻石的存在穿上了“迷彩服”。如果单一使用现有常规钻石排查检测仪器或红外等仪器来进行类型检测,会检测到天然钻石的氮杂质信息,很容易误判成“天然钻石”。这类再生钻石需要通过仔细的镜下观察、荧光发光观测、紫外-可见光区全谱测试以及分部位详细光谱测试,才可能准确地得出结论。
NGTC在此提醒珠宝行业内各钻石经营公司及检测机构,一定要谨慎全面加强对钻石的排查,不能仅凭单一检测手段下结论,需要加强排查检测流程把控,确保检验结论的客观准确。
NGTC也将不断地深入开展各种钻石及相关合成钻石及处理钻石的研究,深入研发准确率高、适用性强的仪器设备,不断改进钻石检测流程控制和技术方法,以“质量之魂存于匠心”精神,认真检测每一粒钻石, ,以科学的方法、可靠的技术、准确的结论、高效的服务,保护和保障珠宝首饰的消费信心。